首页 工作室动态 席时珞作品展厅 席时珞视频 联系我们 给我留言

席时珞书法工作室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991-2568552
手机号码:13999 400 801
     13999 868 687
Email:yuan.rongyang@163.com
地址:乌鲁木齐大湾金坤c区9号楼2号商铺席时珞书法工作室

  当前位置:席时珞书法工作室 >> 文章中心 >> 正文
字到精处 笔冢墨池—访新疆著名书法艺术家席时珞先生

发布时间: 2008/11/7 16:47:25 被阅览数: 1271 次 来源: 席时珞书法工作室
文字 〖

字到精处  笔冢墨池
——访新疆著名书法艺术家席时珞先生

 


  已年过七旬的席时珞先生生于江南苏州洞庭东山,江南小镇,民风淳朴,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,耳闻目染,加之家学渊博,父亲子小就督促他功书习字。几十年下来,笔墨耕田,练出了一笔好字。他习字经历了三种境界:最初境界是仅凭兴趣爱好,东一榔头,西一棒子,虽然写字略有小成,也受到大家的喜欢,但终不能登堂入室。第二境界是认识的自己的字是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,于是从头再来,从基础上下功夫,从临颜、柳楷字入手,颜体厚重大气,用笔豪放。柳字虽瘦,但刚劲有力,骨架匀称。二种书体都是中国书法入门的基本功。正是由于席老的临池不辍,孜孜以求,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后又专攻魏碑,得力于郑文公、张猛龙、龙门十三品等诸碑,心追手摹,务求形神兼备。第三境界,席老领悟到对书法的意境的拓展过程是一个取舍熔铸的过程,由于席老能容款博凝重于一体,刚柔相济,由博而精,出入名家。师古化今,自成面目,于平正规矩中见灵动,才度创出了有自己风格的字体。

  说到学书的经验,席老说,书法是一门动静结合的艺术,习书练字要能耐得下心来,要力戒浮躁,不能急功近利。比如临帖,我们拿到一本自己喜欢的碑贴,有人马上就铺纸挥毫而临,其实这样最终只能是形似而无神韵,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看先读几遍,从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入手,把握住字的笔画结构,弄明字的运笔规则。重要的是提倡一个“悟”字,要有悟性,死临帖不行,自己的脑子里首先要有贴,然后到无贴,就像学武之道无招胜有招。席老说,宋徽宗的字瘦,苏东坡的字肥,而郑板桥的字是乱石铺街,他们各有千秋,我们在临帖时不但要形似更重要的是对其神髓要能领会。


谈到当今的书法艺术,很多人担心随着钢笔的使用,使毛笔书法失去了实用性。而当今办公自动化,在键盘上敲击,人变懒了,毛笔字书写的使用完全丢失了阵地。这门传承了几千年的“国粹”会不会消失?席老说虽然书法实用性功能在削弱,但却使书法回归到艺术领域的本体上,使它更加纯化,只要汉字存在,毛笔字做为一种艺术就不会消失。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解决了温饱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认识也在变化,越来越认识到书法的欣赏性,因为中国的书法书写不同于其他艺术,必须要用传统的东西笔、墨、纸、砚,是不能用其他工具代替的。同时练书法写字时凝神静气,物我两忘,可修身养性,还可锻炼人的思维能力。尤其是现在中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,老年人习字作画更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。
席老的作品不但在疆内、国内受到追捧,还多次走出国门在美国、新加坡、台湾、韩国等地展出,进行书法交流。在2000年台湾举办的国际书法展中他的作品被评为“笔法高古浑穆,厚重恢宏”。

  书法艺术和中国传统国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,国学中的精髓部分借助优美的书法艺术来表达,如书法作品多是名家佳句,书法艺术也因灿烂的文化而生辉。二者相得益彰。所以说,创作书法作品都离不开传统的规范、经典的本意,不能远离传统文化根性的支持。自我们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,社会向多元化、开放性发展,反映到书法创作领域,同样出现的多元化的倾向,这一方面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东西,推出了一些新的书体、书法作品,令人耳目一新。但也带来了一些阻碍书法发展的弊端,如片面的追求变化、追求怪异。以“丑、大、野、傻”为审美诉求,以丑、狂、粗野而自得。特别是有些成名书法家,老年变法,不但变不出新的、好的东西,反而迷失了本性,字越写越怪,以怪、以丑取悦。不但自己得不偿失,还影响了后来学者,误人子弟。因此在书法界要正本清名,必须提倡书法的核心精神。人人都想成名,你可以千差万别的去追求,但是你不能违背总的书法标准。这个总的标准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血脉相连,你能离的开吗?你可以搞“新”的东西,但不能在破坏几千年书法传统的基础上。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向导,要从自身做起,洁身自爱,去引导有志于习书写字的人。

  席老的字广采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,深受人们的好评。席老经常去其他省市采风。尤其是甘肃定西这个地方,他去了十几次,他的字在那里很受欢迎,在那里留下了不下数千幅的字。席老说,那里虽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地方,但那里却有着很浓郁的文化氛围,几乎家家墙上都悬着字画。南京为了开发旅游业,在明太祖朱元璋所建楼基上修建阅江楼,其中为朱元璋撰写的一千二百字“阅江楼刻碑”在全国海选,征求名家书法作品,作品要求用颜体、楷书书写。席老的精心巨作在全国100多位名家创作中脱颖而出应征入选,被刻在阅江楼正厅碑墙和楼侧汉白玉石碑上。碑体之大被列为全国之最。最近席老又用他庄重的魏碑体书写了高2.5米、长26米,3700余字的孙过挺《书谱》长卷,被镌刻在广州雷州碑林,可称之为神州第一碑,创造了新的全国之最。席老的作品曾数十次在全国和新疆的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,并被刻入广东、河南、福建、湖南等地十多处碑林、摩崖并载入《中国美术年鉴》等多部辞书。对于这些荣誉和成就,席老谦逊地说:一个展览、一个获奖,不能说明什么。书法作品首先要经得住社会的检验,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要百年后再说,看百年后还有没有人能记住你的名字,还有没有你的作品挂在墙上,才算成功。


上一条同类文章:
  • 席时珞:三百年后论英雄
  • 下一条同类文章:
  • 新疆民间悄然兴起书法热
  •  网友评论:  我来说两句
    没有评论!
    标题:
    内容: *<500字
     
      | 首页 | 席时珞动态 | 作品展厅 | 席时珞视频 | 联系我们 | 给我留言 |

    版权所有 
    声明:本站由席时珞主办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作品或建立镜像 违着必究!
    联系电话:0991-2568552 13999400801 传真:0991-2568552 Email:yuan.rongyang@163.com ICP备案:新ICP备08001774号
    地址:乌鲁木齐大湾金坤C区9号楼2号商铺席时珞书法工作室 技术支持:Can't Stop 速记本站域名:书法家席时珞首字母.com